top of page
Little Girl Playing in the-Sand

「遊戲治療喺咪啫喺齋玩?」

家長 

Playing with Wooden Toys

遊戲治療專欄

​序

本中心為居住於中心服務範圍內的兒童提供免費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服務,接受治療的次數亦隨兒童的需要調節。

 

孩子進行遊戲治療和成人輔導類似,而遊戲治療服務營造安全及無拘無束的環境,讓兒童透過特定的玩具,表達內心感受及宣泄負面情緒。

如家長面對孩子的情緒或行為有任何疑問,或想知道孩子是否合適接受遊戲治療服務,歡迎致電或到本中心與當值社工查詢。

社工     郭嘉瑜姑娘

《同遊。童「喜」》

感謝家長們參與「遊戲治療之你問我答收集箱」。

不少家長都關注如何回應小朋友的情緒,

這正好與遊戲治療有很緊密的關係!

 

你問。我答

1. 遊戲治療=齋玩遊戲?
玩耍猶如小朋友的補健品,不服用未至影響身體,但定期提供有助他們身心發展。然而遊戲治療並非單純玩耍,一般遊戲著重玩得開心,但遊戲治療重視「打開個心」,透過遊戲「說出」自己感受和想法。
  

2. 係咪玩完就會好?

遊戲治療不是魔法,小朋友接受服務後仍會有正負面情緒。試想像一條淤塞的渠道,清理後便能暢通運作。小朋友的心靈就如渠道,藉著遊戲治療舒暢地表達,疏通淤塞在渠道中的的情緒。

3. 可否在家同小朋友做到?

遊戲治療的理念及技巧其實也可以在家中實踐。例如家長能專注地陪伴小朋友,已是遊戲治療中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同時放下批判和教導的心態,跟隨小朋友的步伐,進入其內心世界,這樣已發揮有效的治療作用。

2025年8月

Kids playing in puddle
Wooden Cars

《同遊。童「喜」》

 「每天早上開始,就是戰場的開始…」不少父母都會這樣形容他們的育兒經驗,從叫孩子起床,到刷牙洗臉,吃早餐,換校服…⋯除了日常生活瑣事,當中少不了面對、安撫和處理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不理解和育兒的無力感往往為家長帶來不少困擾。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年紀小、能力有限,經常面對生活中種種的困難,亦會導致他們困擾和不安。當兒童未能表達自己負面情緒,容易會用行為來表達需要,例如發脾氣、對學習缺乏興趣等。

 

 「玩具是兒童的文字;遊戲是兒童的語言。是孩子們最直接、最自然的表達方式」
 

本中心為居住於中心服務範圍內的兒童提供免費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服
務,接受治療的次數亦隨兒童的需要調節。孩子進行遊戲治療和成人輔導類似,而遊戲治療服務營造安全及無拘無束的環境,讓兒童透過特定的玩具,表達內心感受及宣泄負面情緒。
 

然而,孩子成長面對的挑戰並非單靠孩子及治療師的力量便能處理,家長的參與和陪伴在治療過程中亦同樣重要。「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是幫助孩子的最佳人選」。正如標題提及的「同遊。童『喜』」,期望兒童能夠在家長及治療師的陪伴下,一同遊歷,一同成長,讓兒童在生活中感到喜悅。
  

如家長面對孩子的情緒或行為有任何疑問,或想知道孩子是否合適接受遊戲治療服務,歡迎致電或到本中心與當值社工查詢。

社工     郭嘉瑜姑娘

2025年3月

bottom of page